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2007年至2011年于瑞士Ludwig肿瘤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长期致力于探究模式识别受体在固有免疫识别、信号转导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 近年来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以(共)第一作者/通讯作者在Cell、Nat Immunol、Immunity、J Exp Med、J Immunol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。2013年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,2017年获得国家基金委“优秀青年科学基...
更多
主要研究方向:1. 天然免疫系统的结构生物学基础2. 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3. 炎症反应及自身免疫病的分子机理4. 蛋白质工程和蛋白药物研发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,结构免疫学实验室课题组长(PI),长期从事感染与免疫的分子机制及抗体药物等免疫干预策略研究。电话:0551-63600720Email:jint@ustc.edu.cn实验室主页:Http://tjlab.ustc.edu.cn实验室地址:中国科学技...
更多
教授,博士生导师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。学术成果及影响致力于T淋巴细胞早期发育、T淋巴细胞抗病毒感染免疫以及肿瘤免疫等方面的研究,以第一或通讯作者(含共)在Nat Immunol、Cell Stem Cell、Nat Commun、PNAS、J Biol Chem、J Immunol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多篇研究性论文。部分代表性论文简介如下:一、发现DNA序列特异性转录因子Tcf1/Lef1具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(HDAC)活性,直接修饰组蛋白,调控胸腺CD8+ T淋巴...
更多
李海,特任教授,国家级创新人才计划(2021)获得者,博士生导师,2005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,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,2011年至2017年于瑞士伯尔尼大学(2013-2015)从事博士后研究、2017-2022于瑞士伯尔尼大学附属小岛医院从事研究工作。2022年12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,担任PI。主要研究方向是肠道共生微生物与宿主获得性免疫的相互关系,以及由此介导的生理及病理学结果。...
更多
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97年至2007年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获得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 后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, 于2013年归国后,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在求学及从事研究工作期间,在《Science》,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》,《Journal of Cell Biology》,《Molecular Cell》,《Cell reports》,《Chemical Communications》等世界顶级及领域内著名杂志上发...
更多
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00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2年至2007年 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获博士学位 2007年至2011年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。2011年至今,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。研究癌蛋白和抑癌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以及其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,特别是非编码RNA参与肿瘤形成的分子机制,以期深入地解析肿瘤发生发展的信号网络,并鉴定肿瘤治疗新的潜在靶点。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...
更多